2019
台灣網路報告

2019 台灣網路報告

台灣的網路環境已有先進國家的水準,網路「硬實力」表現如基礎設施、設備應用和使用普及率等,都相當有競爭力。而網路「軟實力」例如應用、創新方面還有很多機會。哪些是台灣還沒發生、正在發生、已經發生的網路事件,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研究摘要暨主要發現

研究摘要暨主要發現

台灣網路報告旨在呈現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應用管理與觀察,說明台灣整體網路使用圖像與使用者輪廓,並了解各項網路趨勢與未來發展。為提升調查視角、增加參考度並擴大調查應用層面,本報告採採「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法(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CATI),後稱電訪調查」、「線上調查(Online survey)」、「1對1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ing)」與「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量質化合併之調查方式。市話與手機電訪調查所得之數據會結合分析作為本次網路調查的基礎,從了解台灣網路基礎推展至應用層面,輔佐邏輯層面的網域名稱和 IP/ASN 註冊情形等客觀環境分析,並蒐集比較各國家和各次級文獻內容來描繪台灣網路整體圖像。

推估 2019 年全國 12 歲以上上網人數達 1,889 萬人,而全國上網人數經推估已達 2,012 萬,整體上網率達 85.3%。透過雙架構的抽樣方式得到的調查中,也還原了過去低估的上網率,因此本年度的行動上網與無線區域上網率皆有提升。而今年調查也發現了55歲以上的上網率增幅較大、行動支付使用率上升近一成。就網路服務應用部分,網民於內容媒體、社群媒體的使用率最高。

調查重點解析

調查重點解析

從政府、產業和網民三構面切入,我國積極建構數位創新環境、增進數位經濟發展,產業端有厚實的工業基礎,加上豐富的智慧產品供應鏈經驗,而網民活躍參與網路,都是相當利於數位經濟、智慧化發展的優勢。

  • 政府

    • 政府積極推動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國家願景。
    • 以數位關懷、數位包容及數位機會公共政策降低數位落差。
    • 五加二產業創新與新南向政策皆以數位經濟驅動。
  • 產業

    • ICT產業發達與硬體設計能力有助軟硬虛實整合優勢。
    • 產業結盟開創新商機。
  • 網民

    • 華語文市場廣大,發展語音控制商機。
    • 社群蓬勃的優勢,帶動智慧裝置、教育、內容等。

台灣網路應用課題

台灣網路應用課題

網路科技日新月異,民眾的生活與網路及相關科技應用已密不可分,也逐漸改變了民眾的生活與消費習慣;網路服務應用可區分為網路服務社群應用、經濟應用和創新網路概念,共涵蓋 11 種服務應用。

網路服務社群應用為內容媒體、社群媒體、智慧裝置、教育應用、線上遊戲,網路服務經濟應用包含電子商務、分享經濟、金融科技,創新網路概念則有人工智慧、自駕汽車、區塊鏈。網路服務應用在國內已分別有相關應用與品牌,而創新網路概念應用較少。

四大未來策略方向

四大未來策略方向

有鑑於當前全球先進國家皆將數位經濟視為國家社會進步主調,我國網路軟實力提升將以適地性規劃發展,針對優勢強化、弱勢轉型的策略進行四大方向的重點。

方向一:網路影音優勢強化

方向一
網路影音優勢強化

內容媒體可區分為影視音樂,又因影視的內容型態、服務營運區別,大致再切分為節目戲劇、直播和電影,請點選「進一步了解」觀看使用情形解析。

方向二:電子商務質量提升

根據經濟部(資料來源)統計,2016 年我國零售業電子商務 營業額 2,212 億元,年增率 12.3%,經濟部(資料來源)也指出,近年網購市場快速成長,2017 年無店面零售業營業額創歷史新高,此營業額數字連續 11 年正成長。雖然電商市場成熟營收佳,但近年外資、外國電商增加,跨境購物興起,都使台灣電子商務環境充滿挑戰。

方向二
電子商務質量提升

方向三:智慧家庭發展建構

方向三
智慧家庭發展建構

台灣廠商擔任全球智慧音箱的供應鏈要角,但國內市場無領導產品、使用者也少,不如美國和中國發展迅速。以需求面來看,智慧家庭產品除了能提升便利生活,也是填補友善高齡社會建構的居家環節,從服務供給面來看,台灣硬體能力厚實、又有華語文背景,有發展智慧音箱的優勢。

方向四:網路學習拓展活化

方向四
網路學習拓展活化

學習需求高但使用率低,需破除正式學習和學歷目的的學習外,增加技能學習的內容也能增加使用率。

Copyright © 2019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